iPhone14全系涨价,国产手机反攻的机会到了
声明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热点微评”(ID:redianweiping),作者:王新喜,授权香蕉视频转载发布。
特殊环境下,产品定价可能是决胜市场颇为关键的一环。
据海外媒体报道,iPhone14系列价格将统一上调100美元,预测国行版涨价1000元左右,而这种涨价可能会发生在美国市场以外的地区。
自从iPhone12系列开始,苹果新品保持了2年未涨价,今年iPhone14系列新品或再度涨价又一次引发了业内的热议。
根据海外博主@theapplehub的爆料,iPhone14全系列包括iPhone14、iPhone14Max、iPhone14Pro、iPhone14Pro Max。
即苹果今年的 iPhone14系列将会剔除前两代的 mini 机型,而采用了更高端的 Max 基础版。mini 版机型取消之后,iPhone14Max对应的是iPhone13,相比前代基础版,iPhone14Max多了一款899美元的大屏幕。
有分析师对iPhone涨价持乐观态度,称iPhone 可能将会在美国以外的地区进行涨价,而且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所有苹果产品中,尤其是今年的 iPhone14系列。但更多的分析师认为苹果产品就算涨价也不会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,所以大部分人都持乐观态度。
事实上,iPhone14系列涨价, 也是基于苹果今年在营收与利润层面的压力。2021年高涨的iPhone销售额推动了苹果股价的水涨船高,但在今年复杂的市场环境之下,苹果也看到了自己遭受的挑战来自于各个方面:
包括“产品零组件短缺”、“上海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”、“美元汇率疲软”、“无法在俄罗斯市场销售的损失”以及“通货膨胀降低消费者购买力”等。
因此苹果也看到了在今天要维持过往的销量涨幅已经不可能了,基于有可能面临的营收压力以及它可能给股价带来的冲击,涨价可能是无奈之选。
iPhone14系列涨价,给国产手机带来一个难得的黄金时期。
存量内卷的这几年,定价与销量成正相关我们观察到,在智能手机市场存量内卷的这几年,无论是iPhone还是国产旗舰,销量的好坏与产品定价的关系几乎成正相关。
从苹果的历史来看,iPhoneX系列首次把iPhone的定价抬到万元级别,iPhoneXS系列、iPhone11系列延续涨价策略,结果iPhoneXs系列、iPhone11系列的销量迎来下滑,成为近五年来苹果iPhone历史销量中的低潮。
但我们回顾华为的高端品牌打造过程就会知道,华为的品牌溢价上行节点,恰恰在iPhoneX系列(2017年9月)发布的一年之后,彼时iPhoneX成为iPhone史上最贵iPhone——高配版售价破万元。
苹果在2018年高定价策略给华为等手机品牌创造了一波红利,比如iPhoneXR把6K档以下下的空间留给了mate20,XS把8K以下的空间留给了mate20Pro。
在第二年,当业内普遍认为国产旗舰将会跟随iPhone涨价的步伐之时,2018年华为mate20系列却将起售价定为3499元。
该款手机从无线快充、拍照、屏占比、通信表现、双卡体验等方面对比中不逊于iPhone,同时搭载了石墨烯液冷双重散热,3D面部识别和屏内指纹识别、矩阵多焦影像系统、1.4Gbps LTE cat.21基带、反向无线充电等有一定看点的黑科技,通过超出市场预期的产品力表现与低于预期的售价,收割了大量中高端市场用户,推动了品牌溢价的上行。
而华为也在2017年~2019年抓住了iPhone涨价的历史机遇期,通过旗舰级的产品表现以及相对错开的价格差收割了4000元~5000元的中高端市场,在2019年前后,华为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%,也曾经在2019年下半年的巅峰时期对苹果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。
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,苹果终于醒悟过来,在2020年iPhone12系列开始,苹果破天荒不再涨价。
而与此同时,国产旗舰借5G版旗舰却心照不宣地走高端战略,集体开始涨价。
在那一年,小米10系列3999元起,小米10Pro高配版售价达到了5999元。OPPO Find X2系列5G新机,起售价5499元,最高至12999元。vivo高端新机NEX3S的低配版达到了4998元,高配版5298元。华为系列旗舰价格基本都与iPhone对标,比如华为Mate40Pro发布时,8+128GB低配版售价就达到了6499元,8+512GB版7999元。
厂商们这种定价策略的原因在于,一方面是5G的软硬件升级带来了各种隐性成本上升。比如芯片标配高通骁龙865,此外,LPDDR5X、索尼最新的CMOS传感器,三星OLED屏幕等。一方面是对前景盲目乐观,冲击高端进而谋求更高的利润的诉求强烈。
这导致的结果是,市场格局又一次发生转向。2020年,不再涨价的iPhone12系列助苹果在中国市场快速增长。而国产旗舰冲击高端的效果并不明显,在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,苹果基本吃掉了华为空出来的市场。
2021年,苹果气势如虹,iPhone的销量高达历史性的2.39亿部,在2021年第四季度超过三星成为全球销售冠军。
市调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显示,由于华为在高端市场的战略性退出,苹果iPhone在中国的出货量达到1850万部,并首次以创纪录的22%的市场份额登顶中国市场。
虽然业内在总结原因的时候,都将因素归结为国产旗舰堆料成风,创新乏力,因此输掉了高端市场。
但事实上,隐性决定因素还在于价格——iPhone的定价几乎与Android旗舰处于同一段位,当价格差距不大,但品牌与硬实力层面存在差距的时候,国产5G手机的高端上探之路则就被iPhone压制了。
另一方面,苹果也因此迎合了不少消费者对于5G版iPhone定价的预期,这某种程度上打压了国产手机的市场竞争力。在高端市场观望的消费者多数又倒向了iPhone阵营。
但iPhone14全系涨价的消息,意味着市场形势又在发生变化。国产手机迎来新的反攻机会。
国产手机反攻的机会到了之所以说国产手机迎来新的机会,一方是iPhone14系列产品竞争力并不强势。
根据目前的爆料来看,iPhone14/14Max更多是常规升级,屏幕不支持高刷,也不会升级为A16仿生处理器,而是继续使用A15,早前郭明褀的爆料也称苹果iPhone14及iPhone14Max还是采用A15处理器。
其升级主要是在影像方面,包括iPhone14全系前置镜头将升级为自动对焦,从iPhone13系列的F/2.2光圈,升级为F/1.9光圈。
郭明錤预测,苹果最早可能在2022年给iPhone搭载潜望式摄像头,可以提供比目前 iPhone 上更好的光学变焦性能。
而在影像方面,国产旗舰已经卷到天花板,从四摄到长焦,从大光圈、超大底、微距到潜望镜头,从AI计算摄影到自研芯片等等应有尽有。
根据权威的DXO手机拍照排名,iPhone13系列已经排到第5名,前四名分别被国产手机包揽,随着未来国产旗舰在影像层面持续发力,苹果在影像领域很难占到便宜并拉开足够的差距。
其次是在疫情大环境下,消费者的心态与需求正在发生变化。
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,尤其体现在对非刚需产品的需求层面,伴随着人们的消费预期与对未来收入预期降低,价格敏感度、消费理性提升,在经济学中,认为合乎理性的人就是“经济人”,也是“非感情用事”的人。
在今天的市场消费环境下,“经济人”开始变多,在国民收入相对有限、未来收入稳定性预期降低的情况下,人们行事的利己动机更强烈,力求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。
这意味着涨价的iPhone14系列很可能将面临新一轮低潮。在过去 ,苹果iPhone的销量一直存在大小年之说,大年之后是小年,一个高潮伴随着下一个低潮。
但事实上,苹果自从iPhone11推出之后,苹果的上行增长周期(大年)已经延续了三年。尤其是2021年苹果iPhone的销量高达2.39亿部,这本质上也极大的吞噬了2022年的市场需求,尤其是叠加今年这般的疫情环境,需求萎缩的概率会增大。
在经济下行以及疫情下不确定的市场萎缩环境下,人们对于品牌溢价的需求会让渡于实用性的需求,因此,刚需消费可能会进一步流入中低端市场产品,苹果在此刻逆势涨价,国产手机迎来了黄金时代,也有必要抓住这一波反攻机会。
定价策略非常关键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,合适的、符合消费者预期的定价辅之以超出预期的黑科技创新,才能真正在寒冬期迎合消费者对于手机产品的预期,继而从品牌层面获得好感,撬动高端战略。
当前国产手机以及三星等Android旗舰,都把折叠屏手机作为高端市场比拼的一个重要重要战场,从OPPO、三星等玩家的产品战略与定价来看,正在有意识地拉动折叠屏价格下探,谋求市场份额的突破。
赛诺日前发布报告显示,当前折叠屏手机的主导价格依然在15000-20000元价位段,但在三星Z Flip3和OPPO Find N的推动下,2022年折叠屏的价格有望下降到7000元以内。
赛诺还预测,随着价格的下探,2022年折叠屏的销量可能上升到180万台,到2025年甚至突破1200万台。
由于折叠屏一向是走超高端市场定价,其定价普遍要高于直板旗舰机型,如果折叠屏降价,直板旗舰降价也将在预料之中。
而由于用户换机时间拉长,手机大厂砍单等因素,也波及供应链元器件的需求开始走弱,据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的爆料称,国产主要安卓手机品牌今年已削减约1.7亿部订单,占原2022年出货计划的20%,如果消费者消费信心继续走低,未来几个月订单可能会再次减少。
而安卓厂商砍单,也给供应链厂商带来了压力。今年3月25日,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发布推文称Skyworks和Qorvo射频前端芯片的库存水平已超过6-9个月。而5G芯片的需求也在走弱,不得已之下,高通联发科也开始降低5G芯片的采购价。
目前已有渠道确认高通和联发科都会在接下来相应调低自家5G芯片的采购价,幅度约5到10%。目前从骁龙870到天玑8000/8100新机已普遍应用于千元档,而骁龙888也下放到2500元左右机型,不少消费者在期待骁龙8Gen1手机下放到3000元档手机。
核心芯片厂商调低采购价,事实上是给了手机厂商更高的利润空间与调价空间,伴随着iPhone14系列的全系涨价,国产手机在争夺存量换机用户市场上,无论从供应链环节拿货还是定价层面拉开差距都迎来了更好的时机。
对于国产手机厂商而言,定价策略非常关键,实力需要提档,稳中求胜更重要。如果延续过往的高定价路子,很可能会将市场份额拱手让人,高端旗舰应该尽量拉开与iPhone14系列的价格差。
对于手机用户来说,如果价格越过用户的心理天平,延迟换机的需求可能就会压倒入手新机的欲望。
从当前国产手机新机发布的定价来看,下调定价、推出众多购机优惠的倾向非常明显,就看下半年的新品表现如何做到产品创新与定价层面的平衡。
在今年特殊市场环境下,要赢得阶段性的胜利,销量优先于利润的战略考量是有必要的,产品定价可能是决胜市场颇为关键的一环。
(举报)
相关文章
更多+-
05-07
-
05-07
-
05-07
-
05-07
-
05-07
应用排行榜
- 最新排行
- 最热排行
- 评分最高